《小學生心理素質問卷》調查數據顯示:每100名小學生有30%心理素質低於正常水平,其中有關社交的人際適應性水平普遍偏低,人際交往能力是現階段小學生存在的一項不可忽視的問題。
人際適應性水平:是個體在人際適應過程中所具備和表現出來的人格特質,是影響孩子人際關係的決定性因素。一群孩子躺在草地上
侄子今年6歲,是一個非常典型的留守兒童,從小就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,父母長期不在身邊。一直以來,他的身邊就沒見過有幾個朋友,也幾乎沒有同學來家裡找過他。
有幾次老媽去學校接他,每次都能看見別人的孩子都成群結隊的在一起玩耍,侄子卻總是一個人在一個角落玩具,要麼一個人遠遠地看著別人玩。
老媽問過他,為什麼不跟別的小朋友一起玩,他的回答都是「我不想跟他們玩」。雖然老媽知道這樣對孩子來說不好,但是卻沒有更好的辦法,只能在心裡默默地心疼侄子。
孩子人際交往的不良因素1.日新月異的生活方式和溝通方式
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,當下人們的溝通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每個人一台手機,就可以聯絡完所有的「友情」,發一條微信、打一盤遊戲似乎成了維護友情的新方式。
人們越來越熱衷於網上聯絡,缺少了面對面溝通交流的慾望,導致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越來越淡,大多都成了「點贊之交」。
這種畸形的溝通方式對孩子的影響也越來越明顯,回到家裡要麼就抱著手機,要麼就對著電腦,有什麼事發個微信就可以解決。
相比之下,我們那個時代的孩子,放學後一起玩耍,一起下河摸魚,玩過家家,彷彿每天都有不一樣的活動等著我們。兩個時代最明顯的區別就是,門外孩子們的歡笑聲越來越少了。
這樣的環境下,孩子的社交發展也隨之越來越緩慢,甚至是呈負增長。人際交往竟然從本能發展成需要學習才能獲得的能力。
2.當代家庭環境對孩子影響
「再窮不能窮教育,再苦不能苦孩子」,現在的家庭把「不能哭孩子」可以說發揮地淋漓盡致,造成這種現象的其根源是孩子的生存環境存在著太多的潛在威脅,以及家庭對孩子寄託了太多的希望。
如今的家庭環境中,往往是4個大人照顧一個孩子,從衣食住行乃至興趣愛好,都伴隨著大人的身影。這種家庭環境讓孩子的人際適應性空間變得異常狹窄,孩子就成了唯一的中心。人際關係也成了非常單一的親子關係,缺少了對同齡人夥伴的社交需求慾望。
家庭的過度保護,讓孩子在進入校園後,面對比家庭社交關係複雜很多的社交環境,就會顯得手足無措,產生人際交往障礙,恐懼或者排斥複雜的人際關係,更不利於孩子的人際交往發展。
其次,留守兒童的家庭環境,從小與父母的分離,導致孩子在內心中極度自卑,對自己與同學之間產生不平衡的心理比較。這種不平衡的心理動態直接導致孩子在與他人相處時格格不入。
雖然,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,越來越多的同齡人出現,本應得到緩解的社交問題依然越來越嚴重,其中的原因不得不深思。
孩子人際交往的不良表現2019年6月,深圳一所小學的班長被爆毆打同學,原因是班長在組織活動的時候,由於一部分同學不聽指揮,於是利用班長的權利,讓同學排著隊,一個挨著一個扇同學耳光。
這種行為是屬於人際交往的不良表現之一,總結起來共有以下幾個方面:
1.暴力傾向型
以自我為中心,為達到自己的目的採用任何手段和方法,甚至出現不受控制的行為,對周圍的人容易滋生敵意。
有一定的暴力傾向,喜歡用武力展現自己的存在,以打罵他人為習慣的行為。
2. 原則缺失型
不論是在學校生活還是家庭生活中,缺乏原則,行為習慣以自己的喜好為標準,不在意外界的規則,說話容易語出傷人,行為容易讓人誤解或產生厭惡。
通常表現為任性、隨心所欲的對待身邊的人,完全不顧自己的言行是否對他人產生影響。缺乏責任感,對於集體活動缺乏積極性或者在集體活動中不講規則等。
3. 冷淡型
冷淡型的表現是最普遍的,通常表現出對任何事情都不感興趣,缺乏參與集體活動的積極性,對身邊的人表現出不冷不熱的態度。
這種類型在周圍人的眼中就是不合群,特立獨行的一種人。這種表現的孩子其實內心中極度缺乏自信,對於一切與社交有關的環境表現出退縮,排斥的行為,嚴重者則會對心理健康產生非常大的影響。
人際交往是人的社會屬性對人的基本要求,是在群體環境中生存的必要技能。不論孩子在家庭環境中表現如何,最終都要邁出家門,踏入沒有家庭守護的群體環境當中,因此,人際交往是孩子未來生存的基本保障。
教育專家表示: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是衡量心理健康的標準之一,沒有一蹴而就的教育,孩子的社交能力從來都不是一天就可以養成的。
小區外的小廣場是孩子們的聚集地,每天有很多家長帶著孩子在廣場玩耍。曾經看見過這麼一幕,一群孩子在一起玩,大概5個,其中3個男的兩個女的,年齡從3歲到7歲不等。
正在孩子們玩的起勁的時候,遠處過來兩個媽媽,各自帶著自己的孩子。兩個孩子看見一群小朋友在一起,就飛快地跑過來,想加入他們的隊伍。
正當兩個孩子跟其他人瘋一樣的跑來跑去的時候,其中一個媽媽叫住自己的孩子說「跑那麼快做什麼,人家都是大孩子,你跟著跑什麼,摔倒了怎麼辦」,說著就把孩子抱在自己身邊。
另一個孩子也許是跑累了,回到自己媽媽身邊休息了一會,跟媽媽說「媽媽,我去玩了」,孩子的媽媽沒有拒絕,笑著說了四個字:「注意安全」。
兩個媽媽,兩種態度,造就的孩子也可能會是兩種不同的人生。
父母對孩子的未來負有一定的責任,原因就是來自父母的培養,人際交往也是如此。家長面對孩子的人際交往問題,應及時予以引導,助孩子成長一臂之力。
如何正確引導孩子的人際交往1.社交心態引導樹立正確的交往觀人的一生不是一個人的精彩,沒有友誼的人生是不完整不健康的,良好的人際交往對於個人是發展和生活有著巨大的積極影響。
「這個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,莫過於幾個頭腦和心地都很正直的朋友」–愛因斯坦
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必須堅持積極正面的原則,這是一個人在群體生活中的底線。「德」是人際交往的第一原則,與具有美好品德的人交往,才能提升自己的境界和修養。一旦發現自己所交往的人行為不端,舉止不良,則應當機立斷的遠離。
正所謂「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」培養良好的合作精神人際交往就是人與人之間協作行為,學會在與他人相處時保持對他人的尊重為前提,別人幫助自己要學會感恩,別人需要幫助時要學會付出,遇到一個人解決不了的問題時要學會合作。
在不斷地交往過程中及時發現自己的行為是否對他人產生負面感覺,並做出改善,才能加強朋友之間的關係,使得朋友關係更加穩固。
合作是一種相互作用,對雙方都有好處的行為,通過相互合作能夠更加了解彼此之間的感情。孩子的合作精神培養,能夠讓孩子在交往中得到鍛煉,為將來步入更複雜的社會做鋪墊。
舉例:侄子班上的孩子小明,他的情況比侄子還要嚴重。小明天生瘦弱,但是學習成績好,每天在學校都是一個人,從來不跟同學主動說話,孩子們都習慣性的遠離小明。
有一天,老師發現了這個情況,就把班裡人緣最好的小康和小明安排坐在一起,小康是自來熟,很快就和小明有說有笑,並且經常帶著小明找其他同學玩。其他同學在和小明熟悉後,也紛紛主動請教小明作業的問題。慢慢地,以前那個形單影隻的小明再也不見了。
2.交往能力培養
孩子不論多麼優秀,但他們也只是孩子,他們的經驗和閱歷決定了有很多問題,僅憑孩子自己是無法解決的。在孩子的社交過程中,經常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,家長應及時主動了解孩子的問題,並幫助孩子共同分析,給出合適的意見,由孩子自己去執行。
這樣的引導才能讓孩子把家長的經驗融匯到自己的能力當中,成為孩子自己的人生閱歷。這樣的培養能夠讓增強孩子的主動拓展人際關係的能力。
3. 實施辦法
在培養孩子人際交往能力的同時,家長應該主動幫助孩子創造有利於人際交往的環境和條件。有些孩子在人際交往中屬於被動接受的一方,這種被動接受很大程度限制了孩子人際交往的發展。
比如:家長主動邀請孩子的同學給孩子過生日,既能滿足孩子的虛榮心,也能讓孩子在同學心中有良好的印象,促進孩子和同學之間的友情發展。
因此,想要提高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,就要引導孩子多參與群體活動,並且鼓勵與積極樂觀的孩子交往,才能讓孩子感受到友情的快樂,才能掌握正確的交往模式。
要提升學生人際交往能力,必須讓學生積极參与交往,只有參與其中,他們才能發現自己在交往過程中存在的問題,也才能找到正確的交往方式。
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會伴隨孩子的一生,也是對孩子未來踏入社會做的鋪墊。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對於孩子來說都是陌生的,靠自己的認知是沒有辦法解決的。家長的做法對於孩子來說尤為重要,鼓勵和陪伴,做孩子背後的支撐,才能讓孩子活的更精彩。
我是90後靜兒媽咪,兩個孩子的全職媽媽,在不斷探索更加適合孩子教育、培養的路上一直在前進。本文為原創文章,歡迎轉發、分享、點贊、收藏,提出自己的寶貴意見或建議。
文|90後靜兒媽咪
圖|來自網路,侵刪
孩子總是形單影隻:看清孩子的孤獨,提高人際適應性水平
《小學生心理素質問卷》調查數據顯示:每100名小學生有30%心理素質低於正常水平,其中有關社交的人際適應性水平普遍偏低,人際交往能力是現階段小學生存在的一項不可忽視的問題。
人際適應性水平:是個體在人際適應過程中所具備和表現出來的人格特質,是影響孩子人際關係的決定性因素。
一群孩子躺在草地上
侄子今年6歲,是一個非常典型的留守兒童,從小就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,父母長期不在身邊。一直以來,他的身邊就沒見過有幾個朋友,也幾乎沒有同學來家裡找過他。
有幾次老媽去學校接他,每次都能看見別人的孩子都成群結隊的在一起玩耍,侄子卻總是一個人在一個角落玩具,要麼一個人遠遠地看著別人玩。
老媽問過他,為什麼不跟別的小朋友一起玩,他的回答都是「我不想跟他們玩」。雖然老媽知道這樣對孩子來說不好,但是卻沒有更好的辦法,只能在心裡默默地心疼侄子。
孩子人際交往的不良因素
1.日新月異的生活方式和溝通方式
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,當下人們的溝通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每個人一台手機,就可以聯絡完所有的「友情」,發一條微信、打一盤遊戲似乎成了維護友情的新方式。
人們越來越熱衷於網上聯絡,缺少了面對面溝通交流的慾望,導致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越來越淡,大多都成了「點贊之交」。
這種畸形的溝通方式對孩子的影響也越來越明顯,回到家裡要麼就抱著手機,要麼就對著電腦,有什麼事發個微信就可以解決。
相比之下,我們那個時代的孩子,放學後一起玩耍,一起下河摸魚,玩過家家,彷彿每天都有不一樣的活動等著我們。兩個時代最明顯的區別就是,門外孩子們的歡笑聲越來越少了。
這樣的環境下,孩子的社交發展也隨之越來越緩慢,甚至是呈負增長。人際交往竟然從本能發展成需要學習才能獲得的能力。
2.當代家庭環境對孩子影響
「再窮不能窮教育,再苦不能苦孩子」,現在的家庭把「不能哭孩子」可以說發揮地淋漓盡致,造成這種現象的其根源是孩子的生存環境存在著太多的潛在威脅,以及家庭對孩子寄託了太多的希望。
如今的家庭環境中,往往是4個大人照顧一個孩子,從衣食住行乃至興趣愛好,都伴隨著大人的身影。這種家庭環境讓孩子的人際適應性空間變得異常狹窄,孩子就成了唯一的中心。人際關係也成了非常單一的親子關係,缺少了對同齡人夥伴的社交需求慾望。
家庭的過度保護,讓孩子在進入校園後,面對比家庭社交關係複雜很多的社交環境,就會顯得手足無措,產生人際交往障礙,恐懼或者排斥複雜的人際關係,更不利於孩子的人際交往發展。
其次,留守兒童的家庭環境,從小與父母的分離,導致孩子在內心中極度自卑,對自己與同學之間產生不平衡的心理比較。這種不平衡的心理動態直接導致孩子在與他人相處時格格不入。
雖然,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,越來越多的同齡人出現,本應得到緩解的社交問題依然越來越嚴重,其中的原因不得不深思。
孩子人際交往的不良表現
2019年6月,深圳一所小學的班長被爆毆打同學,原因是班長在組織活動的時候,由於一部分同學不聽指揮,於是利用班長的權利,讓同學排著隊,一個挨著一個扇同學耳光。
這種行為是屬於人際交往的不良表現之一,總結起來共有以下幾個方面:
1.暴力傾向型
以自我為中心,為達到自己的目的採用任何手段和方法,甚至出現不受控制的行為,對周圍的人容易滋生敵意。
有一定的暴力傾向,喜歡用武力展現自己的存在,以打罵他人為習慣的行為。
2. 原則缺失型
不論是在學校生活還是家庭生活中,缺乏原則,行為習慣以自己的喜好為標準,不在意外界的規則,說話容易語出傷人,行為容易讓人誤解或產生厭惡。
通常表現為任性、隨心所欲的對待身邊的人,完全不顧自己的言行是否對他人產生影響。缺乏責任感,對於集體活動缺乏積極性或者在集體活動中不講規則等。
3. 冷淡型
冷淡型的表現是最普遍的,通常表現出對任何事情都不感興趣,缺乏參與集體活動的積極性,對身邊的人表現出不冷不熱的態度。
這種類型在周圍人的眼中就是不合群,特立獨行的一種人。這種表現的孩子其實內心中極度缺乏自信,對於一切與社交有關的環境表現出退縮,排斥的行為,嚴重者則會對心理健康產生非常大的影響。
人際交往是人的社會屬性對人的基本要求,是在群體環境中生存的必要技能。不論孩子在家庭環境中表現如何,最終都要邁出家門,踏入沒有家庭守護的群體環境當中,因此,人際交往是孩子未來生存的基本保障。
教育專家表示: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是衡量心理健康的標準之一,沒有一蹴而就的教育,孩子的社交能力從來都不是一天就可以養成的。
小區外的小廣場是孩子們的聚集地,每天有很多家長帶著孩子在廣場玩耍。曾經看見過這麼一幕,一群孩子在一起玩,大概5個,其中3個男的兩個女的,年齡從3歲到7歲不等。
正在孩子們玩的起勁的時候,遠處過來兩個媽媽,各自帶著自己的孩子。兩個孩子看見一群小朋友在一起,就飛快地跑過來,想加入他們的隊伍。
正當兩個孩子跟其他人瘋一樣的跑來跑去的時候,其中一個媽媽叫住自己的孩子說「跑那麼快做什麼,人家都是大孩子,你跟著跑什麼,摔倒了怎麼辦」,說著就把孩子抱在自己身邊。
另一個孩子也許是跑累了,回到自己媽媽身邊休息了一會,跟媽媽說「媽媽,我去玩了」,孩子的媽媽沒有拒絕,笑著說了四個字:「注意安全」。
兩個媽媽,兩種態度,造就的孩子也可能會是兩種不同的人生。
父母對孩子的未來負有一定的責任,原因就是來自父母的培養,人際交往也是如此。家長面對孩子的人際交往問題,應及時予以引導,助孩子成長一臂之力。
如何正確引導孩子的人際交往
1.社交心態引導
樹立正確的交往觀
人的一生不是一個人的精彩,沒有友誼的人生是不完整不健康的,良好的人際交往對於個人是發展和生活有著巨大的積極影響。
「這個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,莫過於幾個頭腦和心地都很正直的朋友」–愛因斯坦
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必須堅持積極正面的原則,這是一個人在群體生活中的底線。「德」是人際交往的第一原則,與具有美好品德的人交往,才能提升自己的境界和修養。一旦發現自己所交往的人行為不端,舉止不良,則應當機立斷的遠離。
正所謂「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」
培養良好的合作精神
人際交往就是人與人之間協作行為,學會在與他人相處時保持對他人的尊重為前提,別人幫助自己要學會感恩,別人需要幫助時要學會付出,遇到一個人解決不了的問題時要學會合作。
在不斷地交往過程中及時發現自己的行為是否對他人產生負面感覺,並做出改善,才能加強朋友之間的關係,使得朋友關係更加穩固。
合作是一種相互作用,對雙方都有好處的行為,通過相互合作能夠更加了解彼此之間的感情。孩子的合作精神培養,能夠讓孩子在交往中得到鍛煉,為將來步入更複雜的社會做鋪墊。
舉例:侄子班上的孩子小明,他的情況比侄子還要嚴重。小明天生瘦弱,但是學習成績好,每天在學校都是一個人,從來不跟同學主動說話,孩子們都習慣性的遠離小明。
有一天,老師發現了這個情況,就把班裡人緣最好的小康和小明安排坐在一起,小康是自來熟,很快就和小明有說有笑,並且經常帶著小明找其他同學玩。其他同學在和小明熟悉後,也紛紛主動請教小明作業的問題。慢慢地,以前那個形單影隻的小明再也不見了。
2.交往能力培養
孩子不論多麼優秀,但他們也只是孩子,他們的經驗和閱歷決定了有很多問題,僅憑孩子自己是無法解決的。在孩子的社交過程中,經常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,家長應及時主動了解孩子的問題,並幫助孩子共同分析,給出合適的意見,由孩子自己去執行。
這樣的引導才能讓孩子把家長的經驗融匯到自己的能力當中,成為孩子自己的人生閱歷。這樣的培養能夠讓增強孩子的主動拓展人際關係的能力。
3. 實施辦法
在培養孩子人際交往能力的同時,家長應該主動幫助孩子創造有利於人際交往的環境和條件。有些孩子在人際交往中屬於被動接受的一方,這種被動接受很大程度限制了孩子人際交往的發展。
比如:家長主動邀請孩子的同學給孩子過生日,既能滿足孩子的虛榮心,也能讓孩子在同學心中有良好的印象,促進孩子和同學之間的友情發展。
因此,想要提高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,就要引導孩子多參與群體活動,並且鼓勵與積極樂觀的孩子交往,才能讓孩子感受到友情的快樂,才能掌握正確的交往模式。
要提升學生人際交往能力,必須讓學生積极參与交往,只有參與其中,他們才能發現自己在交往過程中存在的問題,也才能找到正確的交往方式。
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會伴隨孩子的一生,也是對孩子未來踏入社會做的鋪墊。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對於孩子來說都是陌生的,靠自己的認知是沒有辦法解決的。家長的做法對於孩子來說尤為重要,鼓勵和陪伴,做孩子背後的支撐,才能讓孩子活的更精彩。
我是90後靜兒媽咪,兩個孩子的全職媽媽,在不斷探索更加適合孩子教育、培養的路上一直在前進。本文為原創文章,歡迎轉發、分享、點贊、收藏,提出自己的寶貴意見或建議。
文|90後靜兒媽咪
圖|來自網路,侵刪